有钱、高知的年轻人们,带火了月子中心这个行业。
中国有月子中心5000家左右,近几年,行业规模显著提升,2019年首破百亿,去年市场规模高达257亿元,预计2030年超过千亿。
以圣贝拉为首的行业新势力,正在以轻资产模式,奋力赶超爱帝宫等传统巨头。
不过,这场看起来热闹的赛跑,暂时还只是一场多输的竞赛。爱帝宫、圣贝拉,以及其他二线玩家,几乎无一例外,基本都不挣钱。2023年,爱帝宫、圣贝拉分别亏损了1.77亿元和2.39亿元。
如何摆脱发展的陷阱?爱帝宫和圣贝拉,走出了两种不同的路径。爱帝宫推出“5年50城”计划,继续追求规模;圣贝拉通过并购,买来了一个月子中心生态圈。
随着爱帝宫的再出发与圣贝拉的港股IPO,月子中心行业的竞争即将进入下半场。规模与多元化之争,将是分野的核心。
月子中心崛起
一个中国女人被照顾得最好的时候,大概率是坐月子。要么在家,家人照顾或者聘请月嫂;或者,直接去月子中心。
月子中心这种模式,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在于,家庭自护理越来越跟不上需求的提升。好的月嫂,就像飘在空中的气球,你很难抓住、气球也很难落地;到月子中心,你就像走进了一家气球店。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体消费能力大幅提升,原本是奢侈享受的月子中心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主流的月子中心企业,大多诞生于上海、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
另外,悦己消费和女性消费决策力的提升,生育次数的下降、生育年龄的推迟、家庭结构的改变、生育政策的鼓励等,都成为月子中心这个行业不断向上的动力。
1999年,中国台湾第一家月子中心成立,这一模式逐步引入到其他地区。
2007年在深圳成立的爱帝宫,成为市面上独门独栋式的中高端月子中心的代表;2017年,圣贝拉在杭州创立,这个超高端月子中心常常置身于星级酒店内,走出了轻资产模式的路线。
坐月子,一个可能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成了一个产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中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达到257亿元,最近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2.7%。而月嫂市场规模仅为145亿元,同期增长率仅为3.4%。
有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月子中心数量,估计为5012家。其中,传统巨头爱帝宫,行业新势力圣贝拉,分别为行业老大和超高端市场霸主。
截至2023年底,爱帝宫在深圳、北京、成都等10个城市,拥有爱帝宫和月格格两大品牌共18家月子中心;短短7年时间,圣贝拉便分化出小贝拉、艾屿,三大品牌合计拥有59家门店。
双巨头争来斗去,营业收入5亿级,市场份额都只有2%上下,市场集中度之低,可见一斑;爱帝宫与圣贝拉身后,营业收入过亿的月子中心企业,也只有5家。
前几年,新三板曾爆发过一小轮月子中心的上市潮,喜之家、喜喜母婴、大美股份先后挂牌。喜之家位于苏州,是一家区域型的月子中心,其官网显示目前有6家门店。大美的月子中心位于南京、苏州、南通、成都等城市,官网显示目前有8家门店。喜喜母婴曾在微信公众号介绍中披露,拥有月子中心80余家、产后修复中心20余家,最新数据不详。
全行业都不赚钱
月子中心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有产业和资本的高潮,也有几近停摆的整体衰落。发展到现在,仍然是一样,基本不挣钱。
2023年,行业老大爱帝宫,月子中心数量从12家增至18家,但收入下降18.4%至5.55亿元,净利润-1.77亿元。
爱帝宫艰难守擂。圣贝拉步步紧逼,去年新增7家月子中心,达到59家;但因为轻资产模式,单体规模较小,月子中心业务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4.8%。2023年,整个圣贝拉公司,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8.7%,亏损更达2.39亿元。
港股公司紫元元(08223.HK),也有月子中心业务。去年,该公司关闭了3家月子中心,板块收入2843.8万元,同比下降44.0%,分部亏损590万元。
月子中心行业的整体性亏损,并不是新现象,而是一直如此。
喜之家、喜喜母婴、大美股份挂牌新三板,发生在2015年-2016年前后。彼时,它们没有一家盈利。
此后多年,它们的经营业绩迟迟不见改善,“无效上市”压力之下,喜之家、大美股份陆续撤牌。曾被称为新三板“月子中心第一股”的喜喜母婴,连2022年报都发不出来,终于去年底艰难摘牌。
今年初,位于上海的喜喜月子·瑞虹天地店,还发生了“跑路事件”,多位预缴费用的产妇,直到进入待产期准备入住,才发现中心早已人去楼空。
从账面上来看,月子中心不赚钱的原因非常直接,毛利率较低,甚至赔本赚吆喝。与它们的高收费,形成了鲜明反差。
2023年,定位超高端的圣贝拉,月子中心业务的毛利率仅为34.1%;中高端的爱帝宫,2023年的整体毛利率大幅提升,也只有21.8%,2022年低至14.5%。
喜之家、喜喜母婴、大美股份等,挂牌上市那几年,好的时候有几个点毛利率,部分年份居然是负毛利率。
也就是说,月子中心这个市场的利润,大部分都被场地方和劳务方拿走了,品牌商赚了个寂寞。
5000家月子中心同台竞技,争夺为数不多的潜在客户,同质化竞争背景下,价格战随处可见。低毛利率、高费用率,将行业为数不多的剩余价值,压榨殆尽。
一个行业,有人亏有人赚,很正常。如果所有人都不挣钱,就得考虑市场模式的问题了。
向左,向右
月子中心市场的短期风险,是行业恶性竞争引发的价格战。长期挑战,则是潜在用户规模的收缩趋势。
然而,就算全行业都在黑暗中摸索,月子中心市场的未来,依然被大家所看好。中国台湾以及韩国月子中心的市场渗透率已超过50%,中国大陆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还不到10%。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2024年-2030年,月子中心市场规模将保持24.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与之相对的月嫂市场,同期会面临-2.6%的年均收缩。
去年,爱帝宫顶着连续多年的亏损,从4城12店,扩张至10城18店。今年,公司提出“5年50城”计划,试图在规模上继续引领月子中心行业。就算每座城市只开一家月子中心,这个计划也将让公司的规模在5年内增加好几倍。
市场认可爱帝宫的运营能力和扩张蓝图吗?今年初,公司股价闪崩,1月23日单日下跌超50%,之后持续低迷,如今股价跌至0.042港元/股,最新市值2.48亿港元。
爱帝宫向左,继续追求规模;圣贝拉向右,谋求生态圈布局。
圣贝拉创立后拿下腾讯等机构的多轮融资,一边通过行业并购扩大月子会所的规模,一边收购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品牌广禾堂、功能性内衣品牌S-bra,投资知名妇产医院杭州华美,初步形成了月子中心生态圈。
圣贝拉现在不止有月子中心业务,还有家庭护理和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两大衍生业务。公司试图将坐月子这个一锤子的买卖,丰富为一场全链条的生意。
爱帝宫与圣贝拉的愿望都足够美好,只是,现阶段芝麻配资,大家都饱受业绩压力。仰望星空,也不得不脚踏实地,先解决当下的业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