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的管理层换届启灯网,是在连续两年业绩承压,四大业务板块有三个亏损的背景下完成的。
豪华阵容临危受命,一扫往日颓势,力挽狂澜,是市场对这家头部券商的期待。
但新阵容中的两个名字,却让市场有些寒心。
在广发证券昔日那场震惊资本市场的康美造假案里,时任副总经理欧阳西和常务副总经理秦力,都被降职为公司总监。
如今,秦力和欧阳西却分别以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在新一届管理班子里。
市场担忧因此不减反增。在新一轮经济周期里,背负着“黑历史”的两人,能否担起广发证券的发展重任?
本次换届之前,广发证券的管理层已经“超期服役”了许久。
上届领导班子组建于2020年6月,按照广发证券章程,董事会任期最长为三年。因而截至今年4月,已经超期服役十个月。
三年期满之际,广发证券既不发公告,也不说换届,更不说延期,这个姿态很容易引发外界的争议。
彼时,有不少投资者跑到“广发证券股吧”质问换届一事。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蓝鲸新闻采访时表示:“管理层不换届,可能是有多股力量在博弈,还没有达成统一。”
财新曾报道称,对于一、二把手的人选,前两大股东吉林敖东和辽宁成大都各有偏好,现任管理人也有自己的想法。
作为唯一一家无实际控制人且非国有控股的头部券商,广发证券的公司治理一直备受关注。
今年5月10日,广发证券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新管理层才随之亮相。而直到6月7日,广发资管宣布多项人事任命之后,这轮换届变动才算最终完成。
但广发证券新的领导班子,却让人颇有些意外。
一是券业老将林传辉再度连任董事长。
要知道,林传辉今年已经60岁了。虽然混合所有制的广发证券没有到60岁就必须退休的规定,但却一直有55岁“让位”的传统,前任董事长孙世明任期内将这一传统延长至59岁。目前看来,林传辉将继续延长这一传统。
二是在因康美药业(现ST康美)财务造假风波牵连降职三年多后,在广发证券已工作27年的秦力重新获得启用,担任总经理。
秦力于1997年加入广发证券,彼时广发证券正处草创初期,成长于董正青时代的秦力,各项业务管理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投行业务。2011年,时任董事长王志伟退居二线之际,秦力还曾暂代过广发证券董事长。
2020年康美案发,林治海引咎辞职后,秦力出任广发证券常务副总,因能力强、人气高,一度被认为是接替林治海的人选之一。
只是此后,秦力与另一广发老将欧阳西都被广东证监局公开谴责,进行监管谈话,此后被降为公司总监。
在向来注重监管风向的金融业,有此“黑历史”的两人,本应低调,为何此时起复?
一个可能的考虑因素是,广发证券的业绩已经来到了悬崖边上。
2023年年报显示,广发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7.29%,归母净利润69.78亿元,同比下降12%。这已经是广发证券连续两年业绩承压,2022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亦同比减少了26.62%和26.95%。
在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交易及机构业务和投资管理业务四个板块中,除交易及机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外,其他三个业务板块都在下降。
此时起复,无疑是寄希望于两位曾在广发历史中证明过自己,有着较好“群众基础”的老将能力挽狂澜。
另外,重用擅长投行业务的秦力,或许也意味着广发证券希望重拾自己在投行业务上的荣光。
三是在一众董事候选人中,肖雪生是唯一一个落选的。
这其实也颇为意外。
财新曾报道称,肖雪生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广发证券工作,从营业部做起,是正宗的成长于一线的广发老将。
2010年后,肖雪生调任广发证券的私募投资子公司广发信德。据称,肖雪生与公司高层关系和睦。
林传辉、秦力等人的任命,或许正传递出了本届管理班子的人选特点: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定海神针,擅长投行业务。
这两点都符合的肖雪生,却并未出现在新的管理班子里,有些反常。
我们无法得知背后的具体原因。不过,本届管理班子面临的挑战不小。
一大挑战,是股东之间的暗战或将愈演愈烈。
在整个华南地区,广发证券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运作能力,这种优势或许只有位于深圳的招商证券能与之匹敌。
由于掌握稀缺资源,广发证券甚至一度遭到中信证券的要约收购,当时通过员工持股才堪堪击退。
但此后的6年里,广发证券股权内部争夺战却愈演愈烈,上市、内幕交易、欺诈、犯罪、刑拘轮番上演。一番鸡飞狗跳的戏码过后,才形成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中山公用“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家制衡之下,倒也相安无事。
但资本市场,利字当头。
只要拆解一下三家公司2022年的业绩表现,就能看出广发证券这块蛋糕,究竟有多么诱人。
吉林敖东归母净利为17.81亿元,投资收益16.37亿元,占比91.91%;
辽宁成大归母净利12.24亿元,投资收益15.70亿元,占比128.27%;
中山公用归母净利10.72亿元,投资收益8.86亿元,占比82.65%。
三家公司的投资收益,基本都来自广发证券。
除此之外,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广发证券累计分红超277亿元。按股权稀释后金额计算,辽宁成大、吉林敖东、中山公用累计获得的分红分别为45亿元、45亿元、25亿元。
对这三家公司来说,广发证券都不是现金奶牛了,这就是印钞机啊!
如此好用的印钞机,还要与其他人共用,对任何一家股东而言都无异于每年损失几十个亿。
所以过去数年里,三家股东都对广发证券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增持。子弹财经曾统计过,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中山公用2016年以后对广发证券增持金额分别约为38亿、19亿和14亿。
进入2020年,吉林敖东的增持速度明显加快,通过多次增持逐渐拉开与另两家股东的股权差距,引发市场对广发证券股权争夺战的猜想。
战火还一度蔓延至辽宁成大。通过“另辟蹊径”地增持辽宁成大,截至2023年末,吉林敖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广发证券占比已经达到20%,它还表示在未来十二个月内,计划以自有资金增持A股或H股合计不低于100万股。
面对来势汹汹的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也并非铁板一块,后者目前的股东实际上是粤民投。
粤民投是广东省政府推动,广东省内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发展设立起来的民营投资公司。它的强势入驻,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广东省支持广发证券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这家机构,却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
1996年末,在全国工商联的牵头下,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作为第一家由民营资本发起成立的银行,它的一举一动在此后的岁月里广受关注。
成立初期,战略路线灵活的民生银行的确表现出了民营资本的巨大优势。但好景不长,民营资本的弊端很快显露。
地产股东们将之视为一大输血渠道。如今,单单泛海一家,民生银行就给了200多亿的授信额度,其中近70亿已经展期。
而且,这一渠道是如此好用,以至于每当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之际,都会引起一阵腥风血雨。媒体将之戏称为“一群最强男人之间的战斗”,殊不知控制权上的明争暗斗,早已将民生银行拖入品牌下滑、经营不善的泥潭。
如今,面对广发证券这块诱人的金融牌照,粤民投的诸位成员企业,又怎会不心动?
更何况,其中还有包括碧桂园、星河湾、美的控股等一众地产商。无论目前经营状况如何,一条输血渠道,总归是有备无患。
另一大挑战,则是巨大的业绩压力。
投行业务是下降最明显的。2023年,广发证券完成股权融资主承销家数20家,排在第十位,股权融资主承销金额163.67亿元。其中IPO主承销数量为3家,同比下降50%,主承销金额20.33亿元,同比下降30.92%。
横向来看,广发证券主承销的项目数量只有中信证券的七分之一,中信建投的四分之一,中金公司的一半不到。保荐项目数量,更是只能排在第27位。
纵向来看,这和自己的高光时刻已经相差甚远:2016年广发证券IPO主承销数量为16家,居行业第二;2017年保荐的IPO数量33家,居行业第一。
诚然,客观地说,2020年爆发的康美案算得上是广发投行业务的转折点。在证监会的监管要求下,广发的投行业务被按下暂停键,直到2021年才获准重启。
但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发证券的品牌效应在客户心中也有所折损,要想恢复到昔日水准,并非易事。
但广发证券自己在业务内控上也实在有些粗糙。时隔康美案发三年后,广发证券又一脚踩进了美尚生态的造假深坑。
2023年9月,证监会对广发证券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认为其在保荐美尚生态的过程中,存在虚假记载,未审慎核查稳健真实性和准确性等违法行为。
尚未复苏就又踏入深坑的结果,就是业务逐渐边缘化。2023年,其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为5.82亿元,同比下滑3.34%,仅占公司年度总营收的2.5%。
如果说投行业务的低迷是因为尚未摆脱历史包袱,那么投资管理业务,则是实打实的下滑了。
广发证券投资管理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2023年广发证券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收78.91亿,同比下降超过两成。
营收下跌一方面来自规模上的缩水。截至2023年末,广发资管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规模较2022年末分别下降43.68%和10.65%,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规模较2022年末上升48.57%,合计规模较2022年末下降24.53%。
而在公募基金方面,广发证券则主要依靠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公司易方达基金开展业务,截至2023年末,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2209.82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2.30%。
另一方面,则来自资管佣金及手续费上的减少。过去一年里,基金行业集中降费,广发证券当然也不能幸免。事实上,易方达基金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6773.40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6.65%。但规模上的小幅增长,难以冲抵降费带来的冲击。
另一核心业务板块财富管理实现收入105.31亿元,同比下滑5.14%,由此带来的代理交易手续费的减少,也是导致总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交易及投资业务则是广发证券唯一增长的板块。2023年实现收入37.09亿元,同比增长29.43%。
其中新三板做市业务表现尤为亮眼,柜台市场新发产品数量38678只,新发产品规模约5288.26亿元;提供资产托管及基金服务的产品规模为5605.64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8.29%。
但新三板做市赛道,头部券商云集,申万宏源、安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等积淀深厚,广发证券要想保住竞争优势,压力不小。
一边是愈演愈烈的股权暗战,和颓势难解的业绩压力,
另一边,是年事已高的众多老将,即便暂时能稳住局面,又要如何面对日后更加复杂棘手的难题?
当大分化时代来临,舆论撕裂,信息泛滥。你缺的不是信息,而是专业的判断。
加入智谷研判年度会员,每周的万字调研和研究,浓缩出高标准的内部研判。涵盖的领域包括中国经济、国际关系、商业分析、区域变化、国内楼市、资本市场...... 与你财富相关的领域,都在智谷监控范围之内。
目前智谷年度会员已涨价到299元/年,围观读者有30个优惠名额,能以199元拍下,现在加入还可享每月一场闭门直播福利。扫码一键订阅启灯网,锁定一年的高质量研判。